法国被誉为甜品的天堂,各式各样的甜品无不让人垂涎欲滴。不过,即使是在这样一个甜蜜的国度,也常常发生一个有趣的误解:有人将甜品‘马卡龙’(macaron)与法国总统‘马克龙’(Macron)混淆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为了让大家不再傻傻分不清,今天我们就来挖掘一下包括马卡龙、闪电泡芙、玛德琳蛋糕在内的众多法国甜品名字背后的故事,以及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如何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到我们面前的。
马卡龙(Macaron):甜蜜的历史
马卡龙,并非起源于法国,这款美味甜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东地区。在中世纪时期,马卡龙首次出现在欧洲,最早它是用意大利的“macherone”或“macaroni”来称呼的。后来,随着Catherine de Médicis(凯瑟琳·德·美第奇)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,这种甜品被引入法国。此时,马卡龙的法文名字变成了“macheries”,意为“圆形糕点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最终以今天我们熟悉的名字——macaron而广为人知,成功区分于意大利的通心粉。
克拉芙缇(Clafoutis):樱桃的故事
关于克拉芙缇的名字,历史学家们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认为它源于奥克语“clafir”,意思是“填充”或“配菜”。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个名字源于拉丁语“clavum fingere”,意味着“钉入”。因为在传统做法中,黑樱桃像被钉子钉在面糊中一样。
玛德琳蛋糕(Madeleine):温情的传说
我们的下一位主角,玛德琳蛋糕,其名字的来源同样充满了温情。传说在1755年,波兰国王Stanislas Leszczynski在小宴会上遭遇了厨房小插曲,恰好一位女仆Madeleine Paulmier用其祖母的配方为王献上了蛋糕,结果获得了国王的赞赏,自此之后就以“Madeleine de Commercy”称之。从此玛德琳蛋糕便开始流行开来。
布列塔尼李子蛋糕(Far Breton):远古的烘焙
布列塔尼李子蛋糕的名字“far breton”,最初在当地被称为“farzforn”,意思是“不近烤炉”。这种传统的布列塔尼蛋糕以荞麦粉为主料,名字“far” 源于拉丁语中“斯佩耳特小麦”,与小麦同源,正是这一成分让道地的布列塔尼李子蛋糕有着独特的风味。
四合糕(Quatre-quart):平等的配比
说到四合糕,它的名字也是简单明了——“quatre-quarts”在法语中意味着四分之一。不难想象,这种蛋糕的配方极其简单,只需等量的鸡蛋、面粉、黄油和糖四种材料。可以说,这种简单易做的蛋糕,不仅好吃,更是家庭聚会时的常驻甜点。
修女泡芙(Religieuse):出自于修女的灵感
修女泡芙的名字灵感来自于她的外形,实际上是在1855年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首次制作的。这种甜点的外观像极了修女的教袍,非常形象,让人记忆犹新。
法式千层酥(Mille-feuille):名字的简单来源
在这款甜点中,法式千层酥的名字毫不复杂,“mille-feuille”字面意思是“千层”。这种制作精美的甜点有着多层的酥脆面团,甜而不腻,令人欲罢不能。在国内,这种美味被误称为拿破仑,实际上和历史上的拿破仑并没有任何关系,只是字面上的误译。
展开全文
泡芙(Profiteroles):历史的积淀
泡芙,作为法国最受欢迎的甜点之一,早在16世纪便已诞生。当时的厨师用一种名为“petits profits”的小面包球作为奖励,而后在19世纪,著名的厨师Antoine Carême将其改造成甜味泡芙,开启了另一段美好的甜点历史。
法式油炸泡芙(Pets-de-nonne):姐妹的搞笑故事
这种小炸糕的名字相当口语化,直接翻译就是“修女的屁”。传说在一次聚餐中,一位名叫Agnès的修女不小心放了个屁,结果酱料溅到了准备中的泡芙面糊上,竟然意外创造了美味!尽管听上去令人啼笑皆非,但这道甜点同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。
杏仁长蛋糕(Financiers):金融家的最爱
历史上,这款甜点的名称与金融家们的喜好息息相关。19世纪末,瑞士糕点师Lasne为了吸引这些金融人士,创新了“长条型”的传统甜点,使其形状更像金条,从而得名为“financiers”。
闪电泡芙(Éclair):一闪而过的美味
闪电泡芙的名字则来源于其味道之美,一口咬下去,简直电击般的愉悦与满足感。最初这种甜点被称为“pain à la duchesse”,后来主厨Antoine Carême为其赋予了新的生命。“éclair”,在法语中的意思是闪电,恰如其味!
结语
见过了这些触动心灵的故事,相信你们对这些法国甜点的名字有了更深的了解。以后在品尝蜜甜的马卡龙、优雅的玛德琳时,就再不会将它们和巴黎的总统混淆了吧!甜品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,更是历史、文化与灵感的交融。下次你去法国,别忘了好好品尝这些美味,体验一下其中的故事与风情!是否对这些法国甜点跃跃欲试了呢?快分享给朋友一同感受这份甜蜜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